未选择的路
文 | 弗罗斯特
[批注]本诗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玩笑。弗罗斯特经常与他的朋友托马斯在乡间散步:托马斯总是想选择一条让他可以向作者展示独特风景的路。但是,每次散完步,托马斯都要为做出的选择后悔,因为如果他们选择另一个方向,他本来可以向弗罗斯特展现更加不同的景色。从这件小事上,弗罗斯特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创作了这首清新隽永的小诗。这首深邃的哲理诗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批注]这首诗形象丰富,如黄色的树林、两条路、路口、丛林深处等。这些形象特征鲜明,意蕴丰富而深刻,耐人寻味。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批注]诗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诗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却美丽诱人的道路,这是一条充满了艰辛的道路。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批注]意象丰富,是这首诗歌的典型特征。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于具体的形象之中。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批注]诗人对自己的选择,略带一丝惆怅,但这样写更接近生活的原本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