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
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严寒(原因:高纬度,太阳光照少;海拔高;冰雪的反射率强;风力大)、干燥、烈风。南极地区素有“世界寒极”、“冰雪高原”(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4、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
5、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6、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7、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建立了三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昆仑站(是我国纬度最高的考察站)。其中,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南极圈以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
8、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9、 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2月建站? (因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10、南极大陆距南美洲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