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核心考点】
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①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设六部分理朝政;分散兵权。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②司法上,设立锦衣卫(厂卫)。③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影响: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发展。) 以上措施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4.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5.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明成祖时期修建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今故宫)。
6.明朝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7.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后金国号为清,清朝建立。
8.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9.清朝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0.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1.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12.为反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1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
14.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⑴政治上: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⑵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⑶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开放广州一处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影响: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启示:闭关则衰,开放则荣。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15.《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和高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