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发展,很多地方限制了出行。漫长的疫情期,家长怎样陪孩子度过呢?希望以下的建议可以帮到家长们。
运用正确的方法同孩子谈论疫情
1、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去判断是否有必要解释
如果家庭安全情况较好,父母的情绪稳定,孩子的假期生活变化不大,让孩子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好,可以暂时不用解释。
如果孩子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生活内容的变化、人们情绪的变化,他会问为什么不能出去,为什么要勤洗手、戴口罩,那么就需要对孩子进行解释。
有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没有提出疑问,但他有紧张的情绪表现,或者睡眠的改变,比如惊醒、哭闹、做噩梦等,这说明孩子意识到了紧张的气氛,只是无法表达,对此也需要对孩子进行说明。
2、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根据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方式的回答,但原则上都要真实而简洁
对年龄偏小的幼儿,可采取读绘本、讲故事的形式,可以这样简短地告诉孩子。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小鸟、小鱼、小猫、小狗,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很小的东西,我们叫它们“病毒”。有一种长得像皇冠的病毒,它叫新型冠状病毒。小病毒最喜欢待在蝙蝠身上,有时候也会待在果子狸、竹鼠的身上。但这些小动物不怕它,因为小病毒伤害不到它们。可如果有些人抓住了蝙蝠、果子狸、竹鼠,把它们当作美食,这些小病毒就可能会钻进人的身体里,让人生病。
小病毒们隐藏在人的鼻涕、口水里,躺在被人摸过的桌子、椅子上,也会黏在手上。当我们打喷嚏、咳嗽、没洗手就吃东西时,它们就会跑到人的身体里。
如果你每天勤洗手、吃饭不挑食、锻炼身体、按时睡觉,身体棒棒的,小病毒就不能伤害到你。现在有很多白衣天使叔叔阿姨在帮我们赶走它们,等病毒被赶走了,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
网络上有一些关于介绍疫情的绘本,家长也可以下载下来讲给孩子听。
对年龄稍大的孩子,适当地进行科普拓展。引导他们寻找一些专业的科普资料,比如百科全书、纪录片等,加深了解关于病毒的知识。对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适当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用乐高拼搭病毒、用笔画出想象中的病毒或疫情、编个小故事……把对疫情的未知恐惧和紧张变成可以看得到、能够有控制感的活动。
3、家长要注意信息的筛选,避免传达过多的负面信息
在融媒体时代,网络上有很多负面信息。家长们需要注意保护孩子,减少接触负面信息的机会。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紧张情绪,家长需要进行适当引导,告诉他们只要做好防护工作,疫情终将过去。如果孩子仍感觉不好,可以鼓励他用绘画、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家长与其一同面对、支持他的感受。如果他仍然情绪紧张,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专业的心理热线电话。